夏日必吃的“祛濕第1瓜”,還能養陰降脂!你卻扔了它最寶貝的部位
“夏天常吃瓜,中藥不用抓?!?/p>
夏天溫度高、濕度高,人們普遍食欲差、容易煩躁,而瓜類(lèi)可以清熱涼血、解暑祛濕,現在吃最適合不過(guò)了。
西瓜、南瓜、冬瓜……夏日瓜類(lèi)可謂是相當豐富,但養生君最推薦的還是冬瓜,為什么呢?
祛濕清熱第1瓜——冬瓜
冬瓜其實(shí)成熟在夏季,但因其表面有層白毛,長(cháng)得像冬天里的白霜,故被稱(chēng)之為“冬瓜”。
中醫認為,冬瓜性味甘淡而涼,有祛濕、清熱解毒、利水消腫、化痰解渴等功效,是一種平價(jià)又實(shí)用的保健品。
現代營(yíng)養學(xué)研究則認為,冬瓜含水量高達96%,還富含鉀、鎂等礦物質(zhì)堿性元素,能減弱谷類(lèi)、肉類(lèi)等酸性食物對人體的影響,降低人體酸度,減輕機體疲勞,增強抵抗力。
不僅如此,冬瓜不含脂肪,且本身熱量極低,還含有能抑制糖類(lèi)轉化為脂肪的化合物,可防止人體內脂肪堆積,具有減肥、降脂、美容的功效,是肥胖、高血脂、高血壓人士的上佳食品。
冬瓜加1物,功效各不同
一般認為,芒種后應該像唐代名醫孫思邈提倡的一樣,以清淡、易消化的飲食為主,冬瓜就是不錯的選擇。它能清熱養陰、化濕解毒,與不同的食材搭配,功效又有所不同:
1
冬瓜+薏米:祛濕
薏米淡滲甘補,歸脾、胃、肺經(jīng),能利水滲濕、健脾補中。與冬瓜同煮,可以健脾理氣,去除體內濕氣。
★ 冬瓜盅
材料:薏米(炒過(guò))、冬瓜、陳皮、扁豆、瘦肉、瑤柱
做法:冬瓜挖出瓜瓤備用,將其他材料洗凈放入冬瓜,倒滿(mǎn)清水,用保鮮膜封好放入鍋中,蒸煮2~3小時(shí),待冬瓜肉半透明時(shí)即可調味食用。
2
冬瓜+水鴨:清補
水鴨性涼味甘,能補中益氣、平胃消食,與冬瓜同煮,是暑熱天清潤滋補的首選湯水。
★ 冬瓜水鴨蓮子湯
材料:冬瓜、蓮子、水鴨、生姜
做法:冬瓜洗凈切塊,水鴨斬件,將所有材料放入瓦煲中,清水適量,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煲1~2小時(shí),調味即可。
3
冬瓜+排骨:清熱養顏
排骨味甘咸,入脾胃、腎經(jīng),可以補腎養血、滋陰潤燥、潤澤肌膚,與冬瓜同煮,不僅可以清熱解毒,還有一定的養顏功能。
★ 冬瓜排骨湯
材料:排骨、冬瓜、姜片。
做法:排骨洗凈焯水備用,冬瓜去子切塊備用。排骨姜片先下鍋燉煮1小時(shí)左右,加入冬瓜塊,燉至冬瓜塊變透明調味即可。
4
冬瓜+鯉魚(yú):減肥
鯉魚(yú)味甘,性平,能補脾健胃,利水消腫,與利水的冬瓜同煮,有助減肥。
★ 鯉魚(yú)冬瓜湯
材料:冬瓜1000克,鯉魚(yú)1條。
制作:冬瓜切片,鯉魚(yú)處理好下油鍋(油宜少放),煎至金黃色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,下料酒、鹽、白糖、姜煮至半熟,加入冬瓜煮爛,胡椒粉調味。
冬瓜雖好,3種人不宜吃
冬瓜是避暑佳品,但它性寒、清熱利水能力較強,適合濕熱重的人,常吃容易損傷脾胃,所以這碗冬瓜湯可不是人人都能喝,尤其是下面三種人:
1
脾胃虛寒者
所謂脾胃氣虛者,通常容易出現腹瀉、大便稀爛等癥狀,偶爾還可能出現胃脘痛等。
2
腎虛患者
腎虛者,容易出現腰背部疼痛、腰稀冷痛等,男性可能出現陽(yáng)痿、早泄等,女性可能出現痛經(jīng)等。
3
陽(yáng)虛畏冷者
這類(lèi)人畏寒喜暖,容易四肢寒涼。
糖尿病人能吃冬瓜嗎?
冬瓜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非常低,是一般大米的1/40,對糖尿病病人餐后血糖影響小。
所以,糖友可將冬瓜作為日常食品。
冬瓜邊角料也是寶,別扔!
其實(shí),冬瓜的醫用價(jià)值更高于食用價(jià)值,其肉、子、瓤、藤、蔓、葉以至根皆可入藥。所以,吃冬瓜的時(shí)候,這些邊角料千萬(wàn)別浪費了:
1
冬瓜皮
冬瓜皮利水消腫,能消除煩渴。將冬瓜皮洗去白霜煮水,可治療小便不利、水腫、消渴癥等。
2
冬瓜子
冬瓜子健脾,可清腸通便。用冬瓜鮮子30克或干子15克水煎,去子取汁煮粥,有利水消腫、清熱止渴之功,還可以輔助治療腎性水腫、肝硬化腹水、腳氣水腫等。
3
冬瓜藤、葉
冬瓜藤味苦,性寒,無(wú)毒,如果是木耳中毒,可將適量冬瓜藤搗汁服用;冬瓜蔓煎洗,可治脫肛;冬瓜葉搗爛外敷,可治蜂叮腫毒。
以上來(lái)源于網(wǎng)絡(luò ),僅供參考,一切請按照實(shí)際情況為準。
由東莞珍其道健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整理。